12月1日,中國海油發布消息,我國最長煤層氣長輸管道——神木-安平煤層氣管道全線貫通,進入試生產,每年可為京津冀地區輸送50億立方米煤層氣。
煤層氣是與煤伴生、共生的氣體資源,俗稱“瓦斯”,屬于非常規天然氣。近年來,我國將煤層氣產業發展作為重要的新興能源產業。神木-安平煤層氣管道是我國《煤層氣(煤礦瓦斯)開發利用“十三五”規劃》重點建設項目,管道西起陜西省榆林市神木市,東抵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,橫跨陜、晉、冀三省,全長約623千米,是我國最長的非常規天然氣跨省管道。神安管道管徑813毫米,設計壓力8兆帕。
該管道由中國海油下屬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統籌建設,是我國《煤層氣(煤礦瓦斯)開發利用“十三五”規劃》重點建設項目。該管道西起陜西省榆林市神木市,東抵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,橫跨陜、晉、冀3省7市17縣,沿途共設置3座站場、1座分輸站、2個清管站、27個閥室,全長約623千米。神安管道管徑813毫米,設計壓力8兆帕,輸氣能力50億立方米/年,按一個三口之家月均需要天然氣20立方米計算,可滿足超兩千萬戶家庭一年的用氣需求。
據神安管道實施單位執行負責人閆冰介紹,神安管道全線貫通后,可將晉西、陜東的天然氣輸送至雄安新區及京津冀的千家萬戶和產業聚集區,在與國家管網儲氣庫和天津、滄州LNG接收站碼頭聯通后,可實現海氣、陸氣雙氣源互補和調峰保供。
神安管道自2020年7月啟動建設,翻越呂梁山脈和太行山脈,并成功穿越黃河、京廣普鐵和南水北調工程;克服了歷史同期最長雨季及極端寒潮天氣影響,經受住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復沖擊。僅用28個月就完成全部施工建設任務,比原計劃提前5個月。
據悉,神安管道不僅是一條綠色環保管道,更是一條信息化智能化管道。在建設期間,通過信息技術實現施工現場可視化管理,利用二維碼技術采集管材信息、焊接質量、防腐以及檢測情況,保證了數據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。建成后,管道將整合生產運行管理、設備健康管理、管道完整性管理、安全預警、應急指揮等系統功能,以智能化賦能管道安全運營管理。
我國煤層氣資源豐富,居世界第三,主要分布在華北和西北地區。截至2021年底,已累計探明地質儲量8039億立方米?!笆奈濉睍r期,國家能源局提出2025年全國煤層氣開發利用量達到100億立方米。